English

寄宿制学校 该不该办

1998-12-01 来源:生活时报 本报记者 蔡文清 我有话说

细心的人们发现,近年来北京城区新增了一些寄宿制小学,部分普通小学中也办起了寄宿班,据初步了解,东城、西城、宣武、崇文四城区已开办寄宿班的小学有11所左右,绝大部分为近几年创办。

以东城区为例,仅1998年一年,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丁香小学与盔甲厂小学合并,丁香小学恢复寄宿制小学;分司厅小学中办起了寄宿班;和平里四小以前办的两届寄宿班得到上级认可,今年可继续招寄宿班,以及尚未在东城教育局备案的美后小学、校尉小学均有一至两个寄宿班。寄宿制在人们不经意间已“成长”起来。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满足家长需求是办寄宿制的主要原因

东城区教育局候守峰局长认为:在现有小学生在校人数逐渐减少的情况下,将一些信誉较好,有一定基础的学校办成寄宿制学校不失为一种好办法。据了解,北京市城区1997-1998年度有小学在校生41万多人,其中当年的毕业生7万余人,而招生数却不足5万,因此有关人士预测,小学在校生高峰已过,今后一个时期小学生数量将逐年下降。候局长介绍,北京站地区由于扩建,原有的大部分居民搬迁,使这里的盔甲厂小学生源严重不足,该校连续几年一年级新生不足以组建一个班。而且在市政府有关部门规定中,未来的北京站地区将不设小学,在这种情况下,盔甲厂小学的生存受到挑战。而距此相对较近的丁香小学有较好的社会声誉,并且有寄宿制基础,因此经上级部门批准,于今年丁香小学恢复寄宿制,盔甲厂小学并入该校、宿舍区建在盔甲厂小学。

丁香小学给东城区教育局提供的申办寄宿制小学的报告中除提到了上述原因外,还谈到举办寄宿制是形势发展需要,以满足社会各层次对教育的需求。据了解,有关部门曾对181位家长实施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有74%的家长愿意多交一些钱,为子女选择一所好学校,有38%的家长不反对在学校条件好的情况下考虑送孩子寄宿。对此,东城区教育局体改办诸惠君老师说,当前形势下,广大家长已从教育教学质量、校园文化氛围、学校办学特色以及服务的多规格等方面对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之一些家长有培养孩子群体意识、自立能力的愿望,因此在小学生源逐年递减以及逐步实现规模办学总体规划的情况下,从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的角度出发,举办寄宿制是很必要的。

必须在完成本片招生任务的前提下开办寄宿班

北京市教委在今年对举办寄宿制小学和小学寄宿班的批复中称其是在小学在校生高峰期过后,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更好地为社会服务的措施之一,不过,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北京市教委又对寄宿制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应先保证户口在该校原服务范围内走读适龄儿童就近入学和正常转学;二是必须具备寄宿的环境和物质条件,包括在校内能划分出独立的宿舍区,宿舍内有适于儿童使用的单人床、储物柜等必要设备,室内照明、取暖等设施齐全,室外通道宽敞,宿舍区有盥洗室、浴室、厕所、医务所、隔离室、贮藏室、洗衣房等配套设施。学校有与在校生人数相应规模的食堂和饭厅,能按需供给热水和开水,有课余时间开展活动的房间设备和产地;三是能配备数量足够、素质较高的专(兼)职课后活动辅导老师、宿管教师、膳食采购和制作人员、医务人员、生活服务人员和保安人员;四是应建立完善的寄宿、伙食管理等完备的制度、科学的作息时间表和学生在校活动计划。总之,北京市教委要求寄宿制学生要有一个整洁、温馨、简朴、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使其在校能够生动、活泼、健康地学习和生活。

个别学校的寄宿制条件存在隐患

应该讲,各区对举办寄宿制学校或寄宿班还是比较谨慎的,东城区在全盘考虑基础上,只正式批准了北边的和平里四小、分司厅小学和南边的丁香小学举办寄宿制。据东城区教育局体改办诸惠君老师介绍,教育局对这三所学校的硬件、软件环境进行了全面考察,以丁香小学为例,对建立在原盔甲厂小学校址上的宿舍区进行了修建,楼体加固、疏通上下水、设置盥洗室、粉刷卫生间墙壁、改造校门,增加安全护栏,对教学区部分也一并进行了修缮,更新了部分教室地板,扩大了学生餐厅和厨房操作间等,教育局投入资金达150万元,分司厅小学也加高加固了原有教室,兴建了宿舍楼;和平里四小的条件也有一定改善,可以说,目前,这些小学已具备了举办寄宿制的条件。

但是,从长远来看,随着一些学校寄宿制学生的增加,原有的软、硬条件必将受到冲击,如是否能分离出独立的宿舍区,宿舍区一些必要的设施是否够学生使用,以及寄宿制学生伙食卫生、住宿安全等也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因此,举办寄宿制既有利益也有风险。

东城区教育局候守峰局长介绍了东城举办寄宿制的五条原则:适应社会需求;不以盈利为目的;确实具备办寄宿班的条件;必须在完成本片招生任务的前提下开办寄宿班;以自筹经费为主。

举办寄宿制是否助长择校热

举办寄宿制的原因除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外满足家长择校需求是否也是一重要原因,东城区教育局体改办诸惠君老师对此做了肯定的答复,她说,尽管原则上适龄儿童入小学应实行就近入学,但家长强烈的择校愿望致使学生跨区、跨片入学者有之,人、户分离者有之、搬迁不转学者有之,另有一些学生从小学起即是通过条子、关系或交费上学的,从理论上讲,若每一所学校的条件大抵相同,则不会存在择校现象,但在现实生活中校际之间的差距客观存在,而政府现有的力量在短期内难以缩小这个差距。因此在广大家长高质量的教育需求与校际间发展的不平衡之间必然发生碰撞,而在此之间寻求一种兼顾与合谐也许就成为寄宿制存在的客观原因。

诸惠君老师介绍,原来举办寄宿制的小学都希望能在全市招生,但由于上级部门对此有规定,考虑到现在各区都设立了寄宿制学校,因此现在东城区教育局下属的几所寄宿制小学招生范围还控制在东城区内。

对于今后寄宿制小学的数量还是否增长,诸老师明确答复:不再增长,并且,对已有的这几所还要不断考察,若条件不满足将考虑撤消或更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